技術文章
TECHNICAL ARTICLES
更新時間:2025-11-08
點擊次數:102
電極法氨氮在線監測儀在長期運行中可能出現各類故障,快速診斷與排除可減少數據缺失時間,以下為常見故障及解決方案:
故障一:氨氮測量值持續偏高 / 偏低
可能原因(偏高):①電極膜污染(如有機物、鹽垢附著,導致 NH?透過受阻,電勢偏低,計算濃度偏高);②pH 調節不足(水樣 pH<10.5,NH??轉化不充分,電極響應弱,誤判濃度偏高);③標準溶液配制錯誤(如高濃度標準溶液實際濃度高于標注值)。
可能原因(偏低):①電極老化(斜率<0.055V,25℃時,電勢與濃度關系偏差);②余氯去除不撤底(余氯氧化電極膜,靈敏度下降);③水樣稀釋過度(自動稀釋模塊比例錯誤,如應 1:1 稀釋,實際 1:5 稀釋)。
排除步驟:
檢查 pH:用便攜式 pH 計測量調節后水樣的 pH,若<10.5,增加 NaOH 加藥量;若>11.5,減少加藥量,確保 pH 穩定在 11.0±0.5。
清洗電極:用去離子水沖洗電極,再用稀鹽酸(5%)浸泡 5 分鐘,去除膜表面污染;若為老化電極,更換新電極并重新校準。
驗證標準溶液:用實驗室方法檢測標準溶液濃度,確認是否與標注一致;檢查稀釋模塊,校準稀釋比例(如注入 10mL 水樣和 10mL 稀釋水,驗證混合后體積是否為 20mL)。
故障二:電極無響應或響應時間過長
可能原因:①電極接線松動或斷裂(電勢信號無法傳輸);②電極膜干裂(閑置時未浸泡在保護液中);③內參比溶液泄漏(導致 E?漂移,無穩定電勢輸出);④預處理管路堵塞(水樣無法到達電極)。
排除步驟:
檢查接線:打開儀器主機,檢查電極與信號板的連接線是否松動,若松動重新插緊;若斷裂,更換連接線。
檢查電極狀態:觀察電極膜是否干裂,若干裂需更換新電極;檢查電極外殼是否有滲漏(內參比溶液泄漏會導致外殼潮濕),若滲漏更換電極。
排查管路:拆卸采樣管路和預處理單元,檢查是否有堵塞(如濾網堵塞、管路結冰),用清水反向沖洗或更換濾網,確保水樣流通順暢。
故障三:數據上傳失敗
可能原因:①通訊模塊故障(4G 卡欠費、RS485 線路松動);②網絡信號弱(戶外監測點信號覆蓋差);③平臺協議不匹配(未啟用 HJ 212-2017 協議);④儀器 IP / 端口設置錯誤。
排除步驟:
檢查通訊模塊:查看 4G 卡是否欠費,重新插拔 RS485 接頭;用手機測試監測點信號,若信號弱(<-90dBm),加裝信號放大器或調整天線位置。
檢查協議與設置:進入儀器通訊設置界面,確認已選擇 HJ 212-2017 協議,核對平臺 IP 地址、端口號是否正確(與環保平臺管理員確認)。
測試通訊鏈路:用筆記本電腦連接儀器通訊端口,發送測試數據,檢查是否能正常接收;若無法接收,更換通訊模塊(如 4G 模塊、RS485 模塊)。
故障四:加藥泵不工作或加藥量異常
可能原因:①加藥泵電源故障(線路松動、電機損壞);②試劑管路堵塞(試劑結晶或雜質堵塞管路);③加藥泵流量校準錯誤(實際流量與設定流量偏差大)。
排除步驟:
檢查電源:用萬用表測量加藥泵供電電壓,若無電壓,檢查線路和繼電器;若有電壓但泵不轉,更換加藥泵電機。
清洗管路:拆卸試劑管路,用去離子水沖洗,若有結晶(如 NaOH 結晶),用溫水(40℃)浸泡管路溶解結晶后沖洗。
校準流量:將加藥泵出口接入量筒,啟動泵運行 1 分鐘,測量實際加藥量,與設定流量對比,若偏差>5%,通過儀器軟件調整加藥泵轉速,校準流量。